|
講者:周耀輝 主持人:管中祥 時間:10:00-11:00 |
由香港傳奇樂隊達明一派,談香港近年的變化,不只是2014年雨傘運動到2019年的動盪,香港作為全球後殖民城市的代表,達明一派的音樂創作,反映的更是全球化情境中,流行音樂與香港社會、政治的錯綜複雜關係。周耀輝是香港浸會大學教授,也是香港、台灣流行音樂重要的詞曲創作人,至今已踏足詞壇三十多年,與林夕、黃偉文合稱「香港三大詞人」。周耀輝自從1989年為「達明一派」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填詞,寫過逾千首作品,不僅為港台歌壇流下不少經典作品,也成為達明一派的重要研究者,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周耀輝擔任Keyonte speaker,從後殖民政治觀點分享達明一派樂隊的影響力與文化意義。 |
|
講者:陳雪慧、梁嘉麗 主持人:洪貞玲 時間:11:10-12:30 |
陳雪慧為TVBS 香港主播、國際新聞編譯、壹週刊(台灣)調查組資深記者、TVB (香港)新聞部首席財經記者、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資深講師及鏡電視國際新聞中心副總監。梁嘉麗為前蘋果港聞專題組記者、獨立記者及《光傳媒》創辦人與總編輯。 台灣的新聞業長期服務反共的威權政體,與香港媒體在英國特色的殖民體制下承繼五四的自由主義有別,各有追求。一般認為九○年代晚期,TVB在台開設新聞頻道家族,以及壹傳媒開設蘋果日報與電視頻道等,為兩地新聞人積極交流的先聲。在台灣的報業與媒體加速自由化時,香港的傳媒生態漸倒回威權系統,一升一降間兩地新聞人如何看待?又如何想像讀者與新聞人的責任? |
|
講者:蘇致亨、蒲鋒 主持人:張時健 時間:14:00-15:20 |
本座談邀請台灣電影史研究者、《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文化史展覽策展人蘇致亨及香港知名影評人、《閒尋舊蹤跡:華語文藝電影源流考》作者蒲鋒對談。 戰後台灣與香港的電影業交流密切,經典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龍門客棧》為兩地影迷津津樂道。但電影作為國族/語族想像的重要平台,漸走向不同的道路,除了粵語電影與國語電影各有訴求,八○年代也各有流行的庶民題材,伴隨面向跨域市場的大型製作,為華語電影奠下基礎。兩地影人與影迷的交流,既心領神會也在合作上切瑳,是本場次的主題。 |
|
講者:黃衍仁、馬世芳 主持人:簡妙如 時間:15:50-17:10 |
本座談邀請香港音樂人、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得獎者黃衍仁(《窄路微塵》),與台灣樂評人、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及《地下鄉愁藍調》、《也好吃》、《耳朵借我》作家馬世芳對談。 港台流行音樂自1970年代後期,到2000年前後,其實曾經有一段彼此影響、密切往來的歷史。不少台灣歌手曾到香港發展,也有香港流行歌手透過發行國語唱片,在台灣走紅,風行兩岸三地及東南亞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甚至台灣聽眾有時已分不清楚哪些音樂人來自台灣、哪些音樂人來自香港?而近年港、台民間社會多所交流,獨立音樂圈亦多往來,碰撞出許多可能。 本場次由往來港台的音樂工作者及觀察者,分享各自在主流市場或獨立音樂領域的經驗,回顧台灣及香港的音樂產業、音樂市場曾有的交流關係,檢視其中的創作思維、音樂工作的合作及互動關係,還有彼此獨特位置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