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耀輝 |
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語文及比較文學系,其後參與多種媒體工作。1989年發表第一首詞作,書寫歌詞及其他文字創作至今,曾獲多個詞作及其他文學獎項。 1992年移居荷蘭。2011年獲阿姆斯特丹大學傳媒學院博士學位,回港加入浸會大學,現職人文及創作系教授。近年亦參與舞台及視覺藝術創作。2023年,周耀輝成為台灣金曲獎第一位以粵語歌詞得獎的詞人。 |
|
陳雪慧 |
前兩岸三地新聞工作者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廣州中山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 資歷: 鏡電視國際新聞中心副總監、國際財經節目製作人、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資深講師、香港國際認證理財顧問CFP、香港TVB首席財經記者、壹週刊(台灣)資深調查記者、明日報大陸新聞中心組長、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記者、TVBS首任駐北京特派員、TVBS(香港)主播、編輯、自由時報國際新聞編譯 |
|
梁嘉麗 |
離散港人媒體《光傳媒》總編輯;獨立記者;前《蘋果日報》記者;美國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亞洲研究計劃媒體學者
梁嘉麗目前擔任《光傳媒》總編輯,這是一個總部設在台灣、報導香港新聞為主的線上新聞平台。她曾於2022年至2023年擔任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亞洲研究計劃的亞洲媒體學者。在參與該計劃之前,她在香港是一位獨立記者。擁有18年的新聞從業經驗,她曾為多家雜誌和報紙工作,報導社會和文化專題以及人物專訪。在2019年香港社會運動期間,她在《蘋果日報》擔任高級記者,親歷《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受到打壓的情況。 自那時以來,梁嘉麗以獨立記者的身份工作,開展了一個記錄香港「後抗爭運動時代」的社交媒專頁「記者 梁嘉麗」,繼續報導參與該運動的香港人的特寫故事。當中有些正在接受審判,有些則已經完成刑期。她在過去兩年持續報導香港的人權問題和《國安法》的審判狀況。 她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以及香港大學文學與文化研究碩士,研究方向為香港文學。她的著作包括與其他記者合著的《因自由之名》(2019年社會運動專輯),以及由《蘋果日報》出版的《榮光歲月》。 |
|
蒲鋒 |
華語電影史研究者,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著有《電光影裡斬春風──剖析武俠片的肌理脈絡》、《閒尋舊蹤跡──華語文藝電影源流考》及《無惡不作──香港黑幫電影的肌理脈絡》。 |
|
蘇致亨 |
一九九〇年出生於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任文化部首長幕僚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員。著有《毋甘願的電影史》,並於 BIOS monthly 撰寫〈弄髒電影史〉專欄,近期正從事影視編劇工作。 |
|
黃衍仁 |
香港作曲人,唱作人,表演者。從事音樂創作近二十年,涉獵劇場及電影音樂創作,亦參與幕前演出。2022年憑舞台劇《玩轉婚前身後事》獲得第三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原創音樂(戲劇),2021年憑藉電影《濁水漂流》,分別入圍第58屆台灣金馬獎以及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其後於2022年憑《窄路微塵》榮獲第59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以及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殊榮。2022 年出版第三張個人大碟《折墮忘形》。 黃衍仁風格類型跨越民謠、搖滾、說唱、簡約主義現代音樂以及Ambient。同時創作曲詞,亦多次為現代詩譜曲。 |
|
馬世芳 |
廣播人,作家,電視主持人。曾獲六座廣播金鐘獎。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也好吃》。主編《巴布‧狄倫歌詩集》、《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民歌四十時空地圖》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