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正E報第605小期

公告分類 : 首頁公告

電子報封面

 

中正E 605ETV

 

602小期封面

 

605小期ETV

 

歡迎收看第605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 電子鎖普及率上升 隱憂不容忽視
  2. 嘉義感性掀起 影視劇組一起來
  3. 食安問題再現 消費者該如何自保
  4. 遺失的東西 誰來還給你?

 

Read More

 

中正E 605小期廣播新聞

 

丹妮絲颱風毀損房屋

 

早療漫長路 等待與陪伴的焦慮

 

【記者 康甯峖/綜合報導】

 

台灣早期療育需求逐年攀升,但專業人力與療育資源供給未能跟上,導致孩童等待評估與療育的時間過長。家長在經濟與心理層面承受巨大壓力,部分家庭甚至為照顧孩童而放棄工作,凸顯早療體系與社會支持仍存在明顯斷層。

 

Read More

蒜皮永生花

 

蒜皮變永生花 虎尾科大盼帶動社區循環經濟

 

【記者 施佳妤/雲林虎尾報導】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將蒜皮製成永生花,取名為「不蒜花」,並免費為社區媽媽們教學。未來不排除與各大餐廳合作取得蒜皮,讓花藝作品攜售出去,增加社區媽媽們的財源,促進循環經濟,也鼓勵農廢再利用,減輕環境負擔和資源浪費。

 

Read More

 

館長斬頭說

 

言論自由的界線 館長「斬首說」風波

 

【記者 高敬淳/綜合報導】

 

「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網紅一句針對國家元首的激烈言詞引發社會輿論。此番發言究竟屬於情緒性的言論自由表達,還是可能構成恐嚇與仇恨的言論?事件不僅挑戰法律的界線,也再度喚起社會對言論自由與責任界線的思考。

 

Read More

外送平台AI照

 

平台用 AI 美食照 消費者權益誰來守

 

【記者 陳彤瑾/綜合報導】

 

生成式 AI 正改變美食外送平台的宣傳方式,但照片與實際餐點不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平台規範不明,法律也尚未對 AI 圖片商業使用做出明確規範,使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也凸顯資訊透明的重要性。

 

Read More

 

中正E 605小期文字新聞

 

嘉大醬油

 

從老味道到新潮流 嘉大醬油的奇妙變身

 

【記者 蕭瑞燕/嘉義市報導】

 

國立嘉義大學製作醬油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回日治時期。多年來,嘉大師生延續傳統手工技藝,如今,透過食品科學系教授與學生的努力,研發新商品「醬油黑豆雪糕」。不僅讓傳統醬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創新,也實踐產學合作精神。

 

Read More

樹蛙教育館

 

樹蛙館開張 社團國小成嘉義百大夯學點

 

【記者 黃崇真/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向教育部爭取「學習型城市競爭型三年期計畫」,建置「嘉義夯學網」、打造「百大夯學點」。其中,投入168萬元經費,活化大林鎮社團國小閒置空間,打造以嘉義特有保育類動物為主題的「諸羅樹蛙生態教育館」,於今(2025)年414日啟用。

 

Read More

 

小琉球海龜

 

在都市與海洋之間 台南都市潛店的生存式

 

【記者 陳塏蒽/台南市報導】

 

這裡不是墾丁,也不是小琉球。台南的海水混濁、能見度低,卻有一間潛店在這裡營業七年之久。在台南市區,多數人不知道這間「都市潛店」,七成客源來自外縣市,它不靠華麗廣告,而是用教學品質與安全感,在看似不適合潛水的城市,打造出獨特的潛水社群。

 

Read More

港式菠蘿包

 

在台南解鄉愁 延續港式風味

 

【記者 黃晶兒/台南市報導】

 

香港老闆忘卻昔日的超高速步調,在台南慢生活中專注詮釋記憶裡的道地港味。這裡不僅是香港人重新安身立命之所,更承載著對逝去香港記憶的舌尖追憶。在台南人對美食的包容支持下,深深扎根,讓港式茶餐廳成為台南多元飲食地圖中,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

 

Read More

 

五指襪

 

非主流?你不知道的五趾襪

 

【記者 吳芳美/嘉義市報導】

 

結合運動機能與穿搭需求,五趾襪正逐漸擺脫小眾標籤,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然而獨特外觀與有限的普及,使市場接受度成關鍵。結合物理治療師分析、使用者體驗與銷售數據,探討五趾襪如何克服障礙。其價值在於提升健康舒適與穩定性,雖仍屬小眾卻展現穩定成長。

 

Read More

原青領袖培育營

 

全國原青領袖營 走讀轉型正義現場

 

【記者 古芳如/台東縣報導】

 

在台東太麻里海岸,原住民青年隨講師與耆老走訪美麗灣、都歷掩埋場等開發爭議現場,思考土地、文化與正義的關係。課程結合實地走讀、議題工作坊與論壇對談,培養全台各地大專原住民學生的文化意識與公共行動力。

 

Read More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