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夾娃娃機店轉型 食安成隱憂
|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嘉義縣報導】
前2年疫情嚴峻,夾娃娃機店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政府一度禁止開放。疫情解封後,許多業者紛紛轉戰夾娃娃機零食場,讓民眾花少少的錢就能玩得很開心,重新點燃夾娃娃機的熱潮。而夾娃娃機裡擺放零食,民眾在享受滿足感與成就感的同時,卻也需注意食安問題。
|
Read More
|
|
|
社會新現象 精緻窮也是一種窮
|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人開始過上「精緻窮」的生活,即使收入不高,仍然想展現精緻的一面,而此一現象,在年輕世代中更為顯著。然而,過分追求高品質生活,則可能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形,保持收支平衡,更是現今人們需要重視的一面。
|
Read More
|
|
|
|
赤腳感受 鹽田新玩法
|
【記者 陳鈺婷、董凱勳/嘉義布袋報導】
嘉義布袋的鹽場,於2001年廢曬後,時隔7年重新曬起鹽巴。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體驗到曬鹽以及學習鹽的知識,鹽場提供DIY體驗,讓民眾能夠實際體驗踩在鹽田中的感覺,除此之外,也會有鹽田生態的課程,在玩同時也學習環境生態。
|
Read More
|
|
|
|
|
運動與教育 必修體育要不要學分
|
【記者 黃若欣/中正大學報導】
台灣大部分國立大學的體育課都是必修且為零學分,用意是為了讓學生多運動同時又避免和其他科目衝突,而近年學生團體陸續倡議,認為體育課應給予學分,這其中的理由是什麼?體育課制度在長期爭論下仍維持0學分的原因又是什麼?
|
Read More
|
|
|
電動車掛牌 校園電動車申請
|
【記者 林柏宇/中正大學報導】
近期政府通過新法,將開始管制微型二輪電動車,未來將會強制車主要掛牌與保強制險。中正大學校園內,微型二輪電動車是學生們在校園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修法後將會有大量電動車要掛牌,學校接下來將會在這學期與下學期進行電動車的統一申請掛牌。
|
Read More
|
|
|
|
菸害防制 大學校園全面禁菸
|
【記者 張瑋庭/中正大學報導】
台灣學生聯合會於3月7日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表示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因應菸害防制法修正為全面禁菸場所,並在2月底之前做好所有準備,過於倉促,無法制定出完善合理的政策。國立中正大學也執行全面禁菸的規定,校方和學生的看法值得關注。
|
Read More
|
|
|
多元穿搭 自己喜歡最重要
|
【記者 黃伈妙/嘉義民雄報導】
離開高中校園後,沒有服儀規定,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穿著。近年來穿衣風格越來越多元,在脫離高中制服,進入職場前,大學是最適合穿著自己喜歡衣服的年紀。在普遍風氣開放的大學校園,也不再會被人認為是異類,而是會被接受並讚美。
|
Read More
|
|
|
|
友善提供生理用品 改善月經貧窮
|
【記者 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為改善月經貧窮,教育部公告將自112年8月1日起實施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提供多元生理用品給不利處境及有急性需求學生。而急用生理用品的放置處,將交由各級學校自行決定,希望在提供生理用品和加強教育下,未來校園中可以不再存在月經貧窮的問題。
|
Read More
|
|
|
行人優先 打造友善行人環境
|
【記者 黃郁惠/嘉義民雄報導】
台灣交通一直存在很大的問題,除了駕駛經常未禮讓行人通過,街道上缺少人行道的問題也需要改善。政府雖提出多項罰則,力求擺脫行人地獄惡名,但仍需加強政策整合與執行,協調各方利益,才能有效解決交通問題,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
Read More
|
|
|
|
口腔醫療保健專車 造福嘉義民眾
|
【記者 江恩琪/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偏遠地區缺乏口腔醫療保健資源,因此嘉義縣衛生局設立口腔醫療保健專車,在偏遠社區及校園巡迴服務。口腔醫療保健專車提供專業的醫療設備,為偏遠地區民眾進行口腔的醫治及檢查等服務,其中包含口腔的衛教,以避免口腔的健康問題。
|
Read More
|
|
|
推動社區發展 社企返鄉在地結合
|
【記者 鄭喻心/嘉義縣報導】
由於見到家鄉受人口外移、老化的影響逐漸凋零,崙禾美地創生協會創辦人陳梧桐致力於推動社區發展,同時保存傳統竹編工藝及崙尾庄獨特的「ㄍㄢ」仔獅陣,更實施食農教育,希望藉此能留住更多青年人口,替家鄉注入活水。
|
Read More
|
|
|
|
木品認證上線 推廣嘉義木文化
|
【記者 陳怡秀/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文化局於 2022年首次推行「優木良品」的木產品認證機制,鼓勵多方木產業者參與,並透過專業人士在產品的各種面向審查認證,期待能塑造台灣木產業認證標章,為木產品在行銷推廣方面加分,也期許能讓更多人認識本土優良木品。
|
Read More
|
|
|
文化沙漠颳大風 大雅之風藝術展
|
【記者 徐建樺/雲林縣報導】
雲林縣政府於民國111年10月13日至民國112年3月31日,舉辦「大雅之風─雲林文化藝術獎貢獻獎得主作品暨典藏藝術展」,選用「雲林縣文化藝術獎」貢獻獎得主作品展覽,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認識雲林的文化藝術。
|
Read More
|
|
|
|
跨越歷史洪流 黃枝文書法個展
|
【記者 范得安/嘉義報導】
書法家黃枝文時隔十二年再次於梅嶺美術館設展,展覽主題為「三國赤壁話東坡」,展期為2023年3月7日至3月19日。雖然隨時代變遷,人類紀錄的方式越來越多,黃枝文希望能藉展覽讓學員觀摩、同好交流並推廣書法的博大精深和傳統之美。
|
Read More
|
|
|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 十年一刻
|
【記者 林慧明/嘉義市報導】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從在地出發,匯流國際藝術影像足跡,讓各國優秀的紀錄片踏入嘉義,並提供嘉義人對藝術涵養反躬自省、汲取新知的機會。今年盛會迎來十週年,藝術總監黃明川透過策畫六大主題,讓民眾有機會在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年,看見這些優秀作品。
|
Read More
|
|
|
|
口述影像 聆聽電影之美
|
【記者 王思穎/嘉義市報導】
2022年11月,台灣第一部提供口述影像版的院線電影上映,是台灣在口述影像服務上的里程碑。口述影像使用文字描述影像畫面,讓視障者能夠一同參與各類型的文化活動。同時口述影像除了服務視障者外,也能讓一般民眾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與認識。
|
Read More
|
|
|
腳上排球 藤球推廣的困境與機會
|
【記者 郭定璿/嘉義市報導】
藤球又被稱作「腳踢的排球」,對許多人來說是較為陌生的一個運動項目。知名度低不利於人才培育以及贊助,但也因此造就了低競爭的環境,讓藤球入門門檻相對較低,不僅創造升學機會,也提供其他項目選手轉換跑道的選擇。
|
Read More
|
|
|
|
危機四伏 選手安全誰來顧
|
【記者 范姜采晴/嘉義民雄報導】
112年新竹全中運的網球場地工程疏漏引發體育界的關注,場地的問題不只會影響選手在賽場上的發揮,還可能因此受傷。除了比賽場地,訓練場地的環境也非常重要,而場地的維護不只需要經費支持,平時更需要使用者的愛惜與保護。
|
Read More
|
|
|